用户登录

正在加载数据...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文化建设>引航风采 > 正文

保电煤 恪守引航理念 战冰灾 尽显我站风采

——记录 09年冬季的黄骅港引航站

作者:张世豪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15日 点击数: 字号:【
前言:  自去年十二月下旬以来,渤海海域出现近三十年同期最为严重的海冰灾害。根据国家海洋局卫星、雷达、航空遥感和海洋站现场观测资料分析,渤海海域的海冰范围达四点六万平方公里,海冰分布面积占渤海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一。这次海冰灾害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冰层厚,已给引航作业和港口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正文:  黄骅港地处河北、山东两省交界处,环渤海经济圈的中部,是神华工程的入海口,是我国电煤输出的第二大港口,也是其他进出口货物的集散口岸。 历年冬季都是国家电煤紧张的时候,为保障南方“八省一市”的电煤供应,电煤运输船舶安全顺利进出港成为重中之重。可自2009年12月下旬以来的寒潮致使海冰迅速发展蔓延,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冰情异常严重,黄骅港最厚冰层达100厘米。为自1969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黄骅港24海里长的全国最长的人工单向航道也有20海里被浮冰覆盖。海冰的恶劣,影响着船舶航行靠泊,黄骅港引航站的热血儿女正在用自己满腔的热情和无尽的汗水高奏着一支“战冰灾,保电煤”进行曲……
多年来,黄骅港引航站始终坚持以“发展、安全、服务、提高”为指导方针,恪守“维护主权、保障安全、精心引领、服务港航”的宗旨,坚持客观、公正、安全、科学的原则,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为国内外进出黄骅港的中外船舶提供着安全、及时、优质的引航服务。由于海冰灾害的进一步加剧,港口随时有封港停产的可能。二零一零年一月十六日海事局决定对所有进出黄骅港的船舶实行强制引航,强制引航后,站里包括站领导在内的18位引航员全部上岗待命,引航作业动态的时间和劳动强度被翻了两至三番,引航艘次也比平时增加了两倍以上,但恪尽职守的引航员们不怕苦不怕累坚守着破坚冰保煤电的信念……
面对罕见的海冰现象,站领导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一是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合理安排引航员上下船以及引航作业任务,引航调度室VTS仪器全天候服务。二是密切关注海冰预警,提前掌握海冰发展动态,做好防冰、破冰工作。搜冰情,并随时把最新冰情通知给全体引航员,以便使引航员做到心中有数。三是加强船舶进出港引航管理,保障电煤运输船舶安全顺利进出港;四是加强与海事、港口等部门沟通协调,联合应对可能出现更严重的冰灾。
一月七日晚上22:10分,船长223米,船宽32.2米,吃水7.2米,7万吨级的马其他籍煤炭船“蒂娜姆” (TINAM)轮由具有丰富引航经验的一级引航员赵振华引领进港。上线后该船于32浮筒处浮冰阻塞主机冷却水,主机只能微速前进,船速降至4.5节,引航员申请拖轮护航,由神华拖3、拖5、拖6、拖7协助。半小时后该轮主机完全停车,航速降为零。凭着高超的引航技术和丰富的引航经验,赵振华克服航道狭窄、船舶操纵性能差以及海冰厚的困难,历时近3个半小时,将该船安全靠泊黄骅港103泊位。
只有引航员安全将船舶靠泊码头,港口的装卸生产才能正常运转,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南方电煤的供应,引航成为港口运作的最重要的一环,黄骅港引航站克服引航生产任务繁重、人员不足等诸多困难,团结队伍,稳定思想,提高工作积极性,确保引航安全生产,提高引航服务质量。当前,随着气温逐步回升港口浮冰现象已得到缓解,在海冰肆虐的两个月中我站两度刷新了引航艘次记录,1月份引航419艘次,2月份引航422艘次,创造了我站月引航艘次历史最高记录,而且整个冰期引航安全无事故。
结束语:  09年的海冰灾害时期在我站职工艰辛的汗水中走过,展望明天,引航之路任重而道远,但在全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黄骅港的引航铁军,定会满怀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热血豪情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