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骅港引航站简介
黄骅港位于河北省与山东省交界处、沧州市区以东约90公里的渤海之滨,是河北省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重要口岸,同时也是雄安新区最近的出海口。黄骅港由煤炭港区、综合港区两个港区组成,现已建成10万吨级和20万吨级两条航道和万吨级以上泊位35个,黄骅港自2001年底正式开港运营,2011年吞吐量突破1亿吨,2016年吞吐量突破2亿吨,2020年吞吐量突破3亿吨,是我国的第一能源输出大港。2020年,沧州市大力推进黄骅港转型升级发展和智慧绿色平安港口建设,黄骅港生产实现历史性突破,各项生产指标稳居全国沿海港口前列。
黄骅港引航站于2003年11月11日成立, 2007年12月31日根据国务院和交通部有关文件精神从神华黄骅港务公司分离出来,成为隶属于沧州市港航管理局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2008年4月28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港口引航机构资质的审核。2016年通过了沧州市人社局的绩效工资首次核定,沧州市港航管理局批准了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办法,并在沧州市人社局进行备案,进一步理顺了收入分配关系,引航管理体制改革彻底完成。
黄骅港引航站是黄骅港专职引航机构,代表国家行使引航主权,负责对进出黄骅港的外国籍船舶实行强制引航,并接受国内航运公司的申请,为进出黄骅港的国内船舶提供引航服务。黄骅港引航员,是指在黄骅港的海域内,在不解除船长职责的情况下,专职从事指挥船舶进出港口、靠离作业及港内移泊的人员,引航员在保证船舶安全航行、提高港口作业效率、维护航行秩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黄骅港引航站内设引航科、安技科、综合科、财务科4个科室,现有职工37名,其中引航员28名,包括取得高级引航员适任证书18名,一级引航员适任证书5名,二级引航员1名,三级引航员4名,后勤人员9名。
为适应港口经济发展,多年来,我站始终在提升管理水平、建设现代化管理体系方面坚持探索,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先后制定了引航员培训、考核、技术评估等一系列制度规范。2005年5月,我站建立"引航安全管理体系",以《引航站安全管理体系》为抓手,明确安全管理目标、岗位职责、引航生产程序、应急预案等,对于落实引航安全管理责任起到积极促进作用;2013年12月,黄骅港引航站信息管理系统建成投入使用,将引航站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纳入该系统进行管理,完全做到引航工作相关数据和信息的及时公布,办理网上申请、网上调派、网上查询、网上监控、网上结算等;2016年12月黄骅港引航调度监控系统建成,实现了引航站与港口企业、海事机构联网,共享信息资源,利用电子海图、AIS和视频等电子信息技术实现对引航船舶的实时监控,对船舶、码头和航段、车辆进行实时监控,使引航安全管理与海事、港口管理同步,并把引航日常调度等工作与监控相集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我站近年来在引航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也是巨大的,2019年5月,我站第一艘专用引航船"黄骅港引1"轮建造完成,该轮船长17.3米,吃水0.9 米,设计航速28节。2021年3月18日,黄骅港引航基地一期工程破土动工,该工程位于黄骅港综合港区支持系统区,水域布置2个引航艇泊位,同时预留4个引航艇泊位,陆域布置直升机停机坪等配套设施,总投资约3500万元。项目建成后可大幅提升黄骅港引航能力,缩短船舶待港时间,提高引航效率,同时进一步加强了港口公共保障能力,弥补了陆海联合水上救援设施空白短板。
综上所述,我站秉承"维护主权、保障安全、精心引领、服务港航"的宗旨,竭诚为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为渤海新区建设服务,坚持"阳光引航",以高效、安全、透明的优质服务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依托港口发展,推进引航事业的整体提升,并向着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引航机构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