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骅:大港梦正圆 领航冀中南
(本报记者:李家伟;通讯员:孙福新)
随着黄骅港综合港区建设开工奠基,曾经长久以来飞翔在沧州人、黄骅人脑海里的“大港梦”终于要变成现实,一幅“港口、园区、新城”交相辉映的蓝图已经跃然纸上。而在全省的经济版图上,黄骅港更是被赋予了更多的历史使命。
3月23日的黄骅港仍旧一片繁忙,一辆辆拉土的大货车不时驶过。在渤海新区管委会的办公楼里,年轻的工作人员们接待了记者采访。像这个港口一样,“年轻”是这里留给外面的第一印象。
“年轻”是因为这里总有“大手笔”不断抛出,给人惊艳。就在几天前,黄骅港综合港区建设迎来了开工奠基,省长胡春华及沧州市委、市政府领导出席了仪式。简单说来,这意味着黄骅港从单一的煤炭输出港开始向建设综合大港迈进。
从单一输出港到综合大港
一个梦想很早就开始萌发,那就是将黄骅港从单一的煤炭输出港建设成为一个综合大港,成为真正的“出海口”。
这是一个梦想从萌芽到长大的全过程:3月23日下午,见证了黄骅港建设全过程的渤海新区一位已经退居二线的老领导向记者描述了从1984年绵延至今的黄骅的“大港梦”。
1982年,筹建;1984年,建成两个1000吨级的散货码头;1991年,建成两个3000吨级码头;1992年,成立黄骅港开发区;1997年,神华煤码头正式奠基,拉开了黄骅港真正成为“大港”的序幕。短短几年间,黄骅港已经成为中国西煤东运的重要通道。
但有一个梦想却在此时开始萌发,那就是将黄骅港从单一的煤炭输出港建设成为一个综合大港,改变“只吐不吞”的现状,不再“酒肉穿肠过”,而是成为真正的“出海口”,带动内陆经济的一并腾飞。2005年5月,临港经济协调发展委员会成立,协调临港经济区域的发展,黄骅、中捷、南大港、海兴等地都被纳入协调管理的范围。
2007年7月,沧州渤海新区揭牌成立;2008年10月,黄骅市与渤海新区进行了体制整合,实行“一市三园”的管理机制,“一市”是指黄骅市,“三园”是指中捷产业园区、南大港产业园区、临港化工园区。
2008年12月30日,《黄骅港总体规划》修编方案通过省政府和交通部批复。按照修订后的规划,黄骅港共分为四个港区,分别是煤炭港区、散货港区、综合港区和河口港区。煤炭港区是以煤炭外运为主的现代化、专业化的大型煤炭装船港区;散货港区以铁矿石、原油等大宗散货物资运输为主;综合港区以一般散杂货、集装箱和成品油、液体化工品运输为主,承担临港工业服务、腹地物资中转运输等功能;河口港区利用现有设施为本地生产、生活物资运输服务。
曾经看似遥远的梦想,几经打磨,终于变成了现实。
拉动冀中南发展领航冀中南经济
作为拉动冀中南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黄骅大港的建设和发展不仅是渤海新区、黄骅的事情,更是包括石家庄、保定、衡水、邯郸、邢台、沧州等6市在内的冀中南地区的事。
“省委、省政府指出,包括石家庄、保定、衡水、邯郸、邢台、沧州等6个市在内的冀中南地区,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2/3,GDP也将近占2/3,但发展相对较慢,原因就是缺少一个中心城市牵头。可以说,发展冀中南地区,希望在渤海新区,关键在黄骅大港。”这些天来,渤海新区工委书记、黄骅市委书记回学勇经常在其讲话中反复这样提及黄骅港对拉动冀中南经济腾飞的定位。他认为,“作为拉动冀中南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我们的发展不仅是渤海新区、黄骅的事情,而是冀中南地区的事,甚至是河北省的大事”。
渤海新区投资服务中心主任周砚军告诉记者,黄骅港位于渤海湾穹顶处,是我省冀中南地区以及晋陕蒙等中西部地区陆路运输距离最短的港口,与同区域港口相比,运输成本最低。以神华集团煤炭运输为例,从黄骅港出海比从天津港出海一吨煤节省约50元。黄骅港腹地广阔,除了可延伸覆盖到冀中南、晋中南、鲁北、豫北、陕西、内蒙古等部分地区,其中黄骅港可直接拉动的冀中南6市聚集了我省主要的化工、钢铁、机械制造、纺织、医药等产业。
成本优势打造临港产业链冀中南各市借海驶船
一个综合大港日渐丰盈,其在全省经济版图上的重要性也日益得到重视,已经有冀中南地区城市的市长表示,以后也要打出“沿海”牌。
这种提领与拉动作用已经初见效果。3月23日,沧州中铁装备制造材料有限公司办公室副主任杨志江告诉记者,他们企业是从邯郸整体搬迁到黄骅港区的,主要产品是热轧带钢。他们公司从2006年就到黄骅港进行考察,最吸引他们注意力的是“成本”二字,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搬入黄骅港后,公司所用铁矿石从天津港运输,与以前相比,每吨钢的成本骤降130-140元!而一旦黄骅港建成综合大港,铁矿石直接从港口进厂,那节约的成本更是不可估量!
在谈及黄骅港的优势时,渤海新区有关领导用这样一句话予以了概括:汽车运费是一块钱一块钱地算,火车运费是一毛钱一毛钱地算,轮船运费是一分钱一分钱地算!另据介绍,现在渤海新区的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力能源、港口物流四大产业已经形成规模。周砚军说,接下来他们将围绕重点产业精心打造产业链。
随着工程建设的推进,一个综合大港日渐丰盈,其在全省经济版图上的重要性也日益得到重视。渤海新区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已经有冀中南地区城市的市长表示,以后也要打出“沿海”牌。黄骅港对冀中南经济的拉动作用可见一斑。
黄骅新城“海上国际门户” 新型工业、服务业基地
黄骅新城的定位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的沿海中心城市,环渤海重要国际门户,河北省新型工业与现代化服务业基地。
2008年12月,《黄骅新城城市总体规划》经省政府批准。黄骅新城的定位:京津冀地区重要的沿海中心城市,环渤海重要国际门户,河北省新型工业与现代化服务业基地。其职能:河北省东南沿海现代服务中心、新型产业基地,河北省中南部地区教科创新中心、文化会展聚焦地,河北省东南沿海的对外物流、交通枢纽。
按照规划,在渤海新区,从东往西依次是港区、园区、城区,三位一体,实现互动。为了服务港区、园区,还要再建设一座百万人口的大城市,聚集人口,提供服务,最终实现港区、园区、城区的互动。按照新的规划,港区是主战场,黄骅是大本营。港区重点建港口、上项目、育产业,打造临港产业群;黄骅突出抓城建、聚人口、搞服务,成为一座现代化的服务城。
相关链接 冀中南经济区:要成为我省经济又一增长极
包括石家庄、保定、沧州、衡水、邯郸、邢台等市在内的冀中南地区,具有良好的区位和资源优势,特别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新能源、生物医药、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基础较好,发展潜力很大,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发挥各市优势,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培育发展区域中心城市,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步伐,切实把冀中南作为我省最大的经济板块的优势发挥出来。要加强冀中南各市与黄骅港的陆港互动,提升区域经济的综合实力,通过努力,使冀中南地区成为支撑我省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增长极。
为此,报告提出,要加快沧州渤海新区和黄骅综合大港建设进度,把黄骅港打造成为冀中南地区最便捷、最经济的出海口。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黄骅港引航站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11-16 ]